第 46 期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3月12日
【工作动态】
● 我市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我市“科普之春”活动正式启动
【政协委员议创城】
● 传承文化根脉 打造形神兼备的“文城”武威
【工作动态】
我市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理论政策集中宣讲活动。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按照市委要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全市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理论政策集中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宣讲的原则实施,实现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市委宣讲团从3月4日起赴天祝县、古浪县各乡镇(街道)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已完成宣讲24场,听讲干部群众达1791人。“1+4”理论政策集中宣讲活动,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精准扶贫、增强意识形态责任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厚养薄葬等4项政策宣讲,在行政村(社区)侧重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内容的宣讲教育。宣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动员基层干部群众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奋斗。
我市“科普之春”活动正式启动。3月10日,以“弘扬科学精神,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全民素质”为主题的2019年武威市“科普之春”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文化广场举行。“科普之春”活动由武威市、凉州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主要是以科技服务“三农”为重点,开展农业科技“进农村”活动;以解决企业科技难题为重点,开展创新科技“进企业”活动;以提升居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开展健康生活“进社区”活动;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为重点,开展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以发挥新闻媒体资源为重点,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市、区纲要领导小组38家成员单位参加了活动,展出科普展品50件,科普展板86块,发放各类科普资料2万份(册),凉州区农技协联合会6家会员单位现场展示农产品,市科协组织了机器人表演,参加群众约2500人。民勤、古浪、天祝同步启动了“科普之春”活动。
【政协委员议创城】
传承文化根脉 打造形神兼备的“文城”武威
打造“文城”,就是要大力践行“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深植根、重塑形、激活魂、高扬名,兴文运以文化涵养化育城市气质,重文气用人文精神提升城市魅力,让武威成为具有鲜活文化生命力的全国文明城市。建议:
一要树立武威文化自信,深植“文城”之根。深化武威文化专题研究,树立武威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品牌形象,并着力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夯实“文城”之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健全基本服务项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要建好名城保护工程,重塑“文城”之形。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城市街道名称和地标性建筑物上传承历史文化基因,加快实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全新形象。四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强健“文城”之体。培育演艺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节庆赛事产业,形成文化兴产业兴的良性互促机制,让历史文化变成现实生产力。五要传承历史文化根脉,激活“文城”之魂。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营造“书香武威”,深入开展“书城不夜·书香武威”“德润武威·词话凉州”等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六要打响凉州文化品牌,高扬“文城”之名。打响中国旅游标志品牌,打响《凉州词》品牌,打响中国西部佛都品牌,打造形神兼备、名副其实的“文城”武威,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
(市政协委员,民勤县文化馆馆长 樊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