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期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13日
【工作动态】
● 张承潜调研督导创城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
● 天祝县优化升级志愿服务引领文明实践新风
【工作动态】
张承潜调研督导创城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4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承潜带领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高坝镇台庄村,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调研督导创城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
张承潜一行先后深入高坝镇台庄小学、华宁园小区、台庄村委会、滨河左岸建筑工地等测评点位,详细了解高坝镇创城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张承潜强调,创城工作已进入冲刺攻坚阶段,市区包抓部门、镇村相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测评点位创建工作,继续完善责任落实体系,靠实市区部门共建责任、乡镇属地管理责任、测评点位直接责任,共同形成合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小、落细、落实。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持续加强创城宣传和教育引导,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人都是创城工作的答卷人。要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同时要调动居民群众参与自评工作,争取人人都是创城工作的阅卷人。要把创城工作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点位创建工作为重点,带动全域范围内创城工作落实,推进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天祝县优化升级志愿服务引领文明实践新风。今年以来,天祝县构建县+5大片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分行业建立九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做好志愿服务活动。一是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平台,按照“四级九行”志愿服务体系架构,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引导各类专业人士积极加入,努力建设具有天祝特色、精神昂扬、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发展壮大以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资深志愿者骨干和专职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骨干队伍,作为志愿服务组织优秀领导者。积极探索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倡导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中课堂”等志愿服务。大力推广“志愿汇”APP,积极吸纳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服务,弘扬社会正能量。至目前,全县在“志愿汇”注册青年志愿者达到27199人,较上年度新增2239人;服务时长达到26776小时,较上年度增长51.2%。二是着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单亲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服务群众约2万人,形成一批公益服务类品牌项目,不断拓宽新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符合党委、政府需求和志愿者自主需求的特色服务,逐步形成党政高度评价、社会普遍认可、富有天祝特色的品牌项目体系。三是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打破部门壁垒,按照服务类别,统筹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服务平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教育科技服务平台、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文化体育服务平台、文明新风宣传服务平台、生态环保服务平台、爱心公益奉献服务平台九大服务平台,构筑“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建立“线上+线下”双向运行机制,依托“藏乡天祝”APP,建好用好网上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实现需求和服务精准对接、供需一致。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落实志愿服务社会保险制度,深入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四是合力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加强志愿服务经验总结和推广交流,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保障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效机制,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