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崇尚文明新风 创建和谐校园
——天祝县民族中学创建甘肃省文明校园
来源:       日期: 2021-02-11      作者:       点击数:

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1年,是全县唯一一所“双语”寄宿制完全中学,是自治县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武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2020年12月被评为甘肃省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109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中学一级教师5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50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9%,住校生374人,绝大多数来自边远农牧区。近年来,在市县文明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校高度重视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以教育引导为抓手,以文明习惯养成为重点,围绕甘肃省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六好”标准和甘肃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实地考察操作手册,紧扣标准、细化职责、对标对表、分工协作,与学校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服务意识,建强领导班子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系列讲话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学校党总支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三会一课”等制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整充实,学校目前拥有一套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实行每周1次校务委员会议、教职工例会,每学期1次教师代表会议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每一位领导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师生,建立并落实联系点、谈心谈话等制度。根据市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天祝县民族中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面向全校进行了公示。2017年,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二、突出立德树人,强化品德教育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围绕德育教育“八大”系列活动(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感恩诚信、安全法治、心理健康、习惯养成、传统文化),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会、研学旅行、心理健康辅导、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持之以恒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团委、各班级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三节三轻”“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学年不少于30次,引导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家乡。学校重视德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深化学科德育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严格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发挥“阳光心语”心理咨询室功能,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定点定课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2017年1月,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2日高一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到到博物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参观。

三、突出特色优势,建好活动阵地

发挥学校各类宣传阵地作用,拓展育人空间。学校安排各科室、各班级设计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等,每月进行评比展示;通过教学楼道、校园文化墙、图书角、知识长廊、大厅、食堂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民族团结、节水环保、励志警示等内容,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充分发挥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站、电子屏、校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室、华锐民俗文化教育馆、唐卡展展览室及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等教育活动。积极建设学校“藏族中学网”站,搭建了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学校创建了唐卡、藏文书法、华锐民歌、机器人等18个学生社团和舞蹈、经典诵读、戏曲等6个学生表演艺术团,每周三、四开展学习、排练活动,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5年11月,学校被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授予“全国民族中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荣誉称号;2019年1月,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19年11月,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四、突出素质提升,优化教师队伍

学校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围绕“优质教育先锋引领行动”,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市、县级培训以及校本培训达2800余人次,通过教师技能大赛、公开课、观摩课、联片研讨、联校教研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学校还通过教师例会、每周集中学习等方式对全体教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师德师风等教育活动。学校每年通过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以及省市县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56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人,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8人,校级骨干教师10人。近三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和中考全科合格率均能达到或超过县教科局下达的年度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2018年获得全县双语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二等奖,2019年获得全县双语学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2016年11月,学校被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授予“民族中学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五、突出文化元素,建优校园文化

经过近40年的不懈奋斗和长期积淀,学校逐步培育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运用校训、校史、校歌、校徽、校标等校园文化符号,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文明校园。学校依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目标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劳动技能、志愿服务、文娱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一年多来,学校重新布置了教学楼道11条、校园文化墙25块、民族团结知识长廊1个,学科知识长廊1个,建成民族团结小广场1个,创建节水示范点5处,悬挂木质楹联文化牌匾34块,多方位多视角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民族团结、节水环保、励志警示等内容,并在校园内显著位置设置了文明校园创建宣传栏,食堂每个餐桌上都摆放了节约粮食、文明进餐的警示桌牌,两块电子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立文明校园创建、善行义举榜、师生光荣榜、疫情防控、 “三个精神”宣传等展板,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校园创建氛围。


六、突出育人功能,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致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园环境建设,建有附带环形跑道、篮排球场的塑胶操场1个,附带足球场、羽毛球场、直线跑道的人工草坪操场1个,能容纳全校师生文艺汇演的礼堂(兼食堂)1个,供机器人社团活动的科技活动室以及书法室、阅览室、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布局合理、整洁有序。近年来,学校见缝插绿、见空植绿,新购木质花坛24个,新增绿化面积4260平方米,总绿化面积达1182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接近35%,被公认为县城最美校园。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通过组织法治报告会、播放警示教育视频、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参加安全疏散演练等,建立校领导带班值周制度和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学校积极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通过深入开展创城、环保和节约等教育,广大师生爱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节水、节粮、节电等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总之,成绩已成过去,未来还需奋斗,文明建设无止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将“省级文明校园”作为新的起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县教科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和校园环境,寻求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师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全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天祝民族中学建成全省一流的民族学校、“品牌学校”争取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