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创城,我们再出发
来源: 武威日报      日期: 2021-03-19      作者: 张志华      点击数:

奋进新时代,必须有昂扬的主旋律引领;迈向新征程,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持续奋斗的文明之路,印证着武威人的美好梦想和幸福追求,融汇成一种温暖的文明底色。

春暖花开,徜徉在凉州城区的街头巷陌,诗意碧水,环境优美;车水马龙,文明通行;夜景璀璨,流光溢彩……处处展现文明整洁的良好城市形象。这一变化,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倡导社会新风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创城、共同维护的结果。

2018年,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立足长远,顺应全市人民热切期盼,作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部署,将其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有力抓手,全民总动员、全员齐发力,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创城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特别是2020年,我市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不断完善创城常态长效机制、工作规则,强化工作落实,深入推进“三项革命、三项行动”“三整治、三提升”行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以来群众关心的老大难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不断提高,以优异成绩成为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现在,文明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润物无声地走进百姓心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我、他,为武威大地增加一抹亮色、增添一份温度。创城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众志成城 创城工作扎实推进

当前,漫步武威各街头,人们既能感受到丝路重镇、文化名城的辉煌厚重,也见证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强劲节拍。“干净、整洁、有礼,我甚至不敢相信武威城现在变得这么‘时尚’了。”这是一名多年在新疆经商的武威籍人士再回武威后发出的由衷感慨。武威整洁亮丽的城市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市民游客的普遍赞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融入城市风景的景观小品、雕塑成为靓丽的风景线;斑马线前文明礼让暖心画面映入眼帘,文明出行、文明出游礼仪风尚在道路、公园、广场处处流传;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经过“整治美容”,跟脏乱差说再见,居民笑容灿烂……这一切都源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过去一年,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城重大意义和推进创城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着力营造“人人知创城、处处见创城”的浓厚氛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真正把“文明牌”打成了“民心牌”。

创城为百姓,百姓来创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看到由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创城的身影。每周星期五,他们定会深入街道社区打扫卫生,为居民带来整洁的环境,走上街头让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他们把志愿服务送到市民身边,让文明宣传传遍大街小巷;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添彩,为市民送去帮助和关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市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成立市、县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专业协会,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志愿服务在武威蔚然成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武威大地绽放光芒,志愿者已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创城让大家深切体会到周围环境在变化,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和谐、平安,这就是创城的感召力,让大家走到了一起。志愿者在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凉州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王中华说,当前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强大,全民志愿全域志愿服务体系已经初步构建。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前,武威人文环境根本转变,市民文明意识明显提升,文明习惯正在融入市民的日常活动和行为当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2020年度创建文明城市测评群众参与率达100%,广大市民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各级干部在积极参与创城的过程中接上了地气、锤炼了作风、经受了考验。

日新月异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创城是目标,惠民是目的。创建文明城市不是单纯拿块牌子,而是为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搭建一个平台,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体现为民办实事、为百姓谋福利根本宗旨的重大举措。创城3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全市人民热切期盼,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解决了一大批群众长期以来关心的老大难问题,创城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环境变得宜居宜游。我市通过持续深化“三项革命”“三项行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活动和“三整治”“三提升”行动,打通城市“断头路”25条,建成市政道路34条,改造背街小巷73条,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17个,检修井盖子9769座(次)。新建、改建城市环保公厕125座,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内部厕所实行免费开放。新建、改建城市(县城)公园14个,小游园12个,新增绿化面积501.4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累计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5.03万座,创建清洁村庄345个,拆违拆临1095.86万平方米,废弃宅基地复耕整治5.2万亩,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我市以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依规建设,促进城市建设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中心城区、县城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改善提升。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甘肃园林城市,民勤县被命名为“甘肃园林县城”,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形象品位大幅提升。一些来武指导工作的领导、投资兴业的客商和游客纷纷为武威城市发生的崭新变化点赞。

——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我市坚持把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和“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市民乱闯红绿灯、乱扔垃圾、乱扔烟头的少了,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停车礼让行人、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的多了,排队一米线、出门戴口罩和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公夹、光盘行动等文明行为习惯正在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活动和行为当中。

——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我市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治理全过程,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建立健全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等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实现城市(县城)物业服务或业主自治管理全覆盖。凉州城区投运电动公交车232辆,建成智能公交候车亭372个,全市建成停车场36个,新增停车泊位5458个,设置道路中心标准隔离栏5.94公里,建成高清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等多项管理系统,交通环境持续好转。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绿色通道”,在线办理政务事项“一网通办”,通过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武威实现在线办理事项100%,全面推行“不来即享”“项目管家”等服务机制,让政务事项办理更便捷。

2020年12月22日上午,智慧武威“城市大脑”上线暨“天马行”APP发布会举行,智慧武威“城市大脑”正式上线运行。这个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的开放式智能服务管理平台,也是智慧武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应用工具。依托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天马行”APP等平台,我市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小区环境变美了,街道路灯亮起来了,出行环境越来越智慧和舒心了……整座城市日新月异,发生了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变化。“现在坐公交车可方便了。通过电子智能屏能看到班线内公交车站点及到站情况,还可以用手机刷码,真的很便捷。”对于住所和单位分别在城区东西两端的市民肖玉平来说,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如今,城区的公厕数量多了,避免了不少尴尬,而且许多公厕不仅环境得到了改善,建造的样式还很美观大气,成了一处处景观。”市民孙万龙深有感触地说。

紧盯目标 重整行装再出发

1月28日,喜讯传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我市再次获得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我市提出全力打造“五城”品牌,深入发掘城市人文底蕴,打造崇德向善之“德城”、崇文尚学之“文城”、绿色生态之“绿城”、清新洁净之“清城”、智慧管理之“智城”,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咬定目标、鼓足干劲,顽强拼搏、久久为功,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把武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

创建文明城市就像春日暖风,将文明内化为武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合力构筑起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