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感谢上帝,把最好礼物送给了我。既然上帝如此眷顾我,那么,我将竭尽全力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走出生活的困境”这是杜晓霞说的话。杜晓霞,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受父母亲教育和影响,把助人为乐作为成长的首要课题。后来,老师谆谆教导她: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恶如崩,从善如流。从此成为她做人的根本。也许是机缘巧合,长大后的她从事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
杜晓霞,汉族,1977年7月23日出生,甘肃民勤人,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职工。2020年12月份她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时,她已经在民勤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岗位上坚持5年有余。她深感荣幸,同时感觉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且意义非凡,她完成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慈善行为,更重要的是她的行为代表的是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帮扶之意,是一种爱的传递和接力。她服务的对象大都是老年痴呆、半身瘫痪,还有重度残疾人群体,他们都是肢体、精神、智力等多重疾患摧残的人。党和国家的政策一再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为了全民幸福,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和扶残济困的优秀文化,她义不容辞的发挥着“雪中送炭”的服务精神,让党的光辉温暖千家万户,这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使命。
这五年的工作中,她努力以亲人、晚辈和女儿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嘘寒问暖、百般关爱,但是,有些老人性格孤僻,缺乏社交,与社会脱钩脱节,疑心重重,没有极大的耐心是无法和他们成为朋友的,只有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用行动和语言感动他们,才有可能接纳你,并成为他们的女儿、亲人、知心朋友。
事件一:民勤老年公寓有一对老年伴侣,爷爷叫柴世仁,奶奶叫孙兰芬,孙奶奶因糖尿病瘫痪在床已经八年多了,儿子英年早逝,女儿在外地境况也极不乐观,为了不连累女儿,腾出有限的收入为老伴看病,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几天不吃不喝。她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立即到老年公寓去看望孙奶奶,并以她女性的情感抚慰孙奶奶。她一边和孙奶奶拉家常,一边打扫卫生,还帮助洗头、煮饭,并承诺只要有时间就会常常过来看望,陪她聊天。老人极其感动,当日就吃下了她煮的面条,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五年多来,她信守承诺,工作之余常常去看孙奶奶,老人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她觉得一个人不到山穷水尽是不会轻易挥别人间的,只要有一份温暖存在,就会挣扎着活下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不知道浮屠是什么,只知道她救得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事件二:86岁的马玉珍奶奶,因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大儿子去世了,二儿子为维持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唯一的孙子去新疆打工了,奶奶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她知道这件事后,主动承担了责任,每天下班义务为老人送饭,老人给了她一把钥匙,她每次送饭,先是敲敲门,然后拿出钥匙开门,奶奶就能听出她的声音并亲热地喊她:小杜。她听到这声呼喊,就像听到母亲呼唤女儿一样亲热。
事件三:夹河镇一级残疾人安霞是类风湿患者,常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与大14岁的残疾老公相依为命。她鼓励安霞在网上开微店,可每个月几十元的收入无法支撑安霞的药品开销,知道这事后,她定期给安霞买家庭生活用品、药品、春种的化肥等。逢年过节还为安霞买衣服、办年货,请专业理发师到远在几十里外的乡村为安霞理发,只为让安霞过一个幸福美好的节日。一次事后安霞打电话说:“杜姐,我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了,我都忘了穿新衣服是啥感觉了,有姐姐真好”。也许这就是对心灵的关爱,是给灵魂的洗礼,就这样,她一坚持就是五年。
事件四:2019年母亲节,她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母亲.母爱永恒”公益活动,为七位老年母亲举办了平生第一个生日庆典活动。活动现场这些年过古稀的母亲们吃着生日蛋糕,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她们说,这一刻是她们一生唯一的一次生日庆典,也是她们生命里最激动的时刻。看着她们挂满泪珠的笑脸,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们也都泪光盈盈,立志要把这样的活动继续下去,让老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人间温暖,安度夕阳无限好的晚年。
老人们都把她当自己的女儿一样依赖、信任。每次出远门几天,啥时候回来,总会给她打电话说一声,怕她找不到她们;下雨下雪的时候,看着她奔波在各家各户,总是心疼的埋怨:傻丫头,这么恶劣的天气还来干啥;心里有个高兴的事,总想和她分享,有啥不高兴的事,听她分析一下,都想开了……回想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她真的感触颇深:从刚开始老人的不信任、拒之门外到现在老人对她的信任和依赖,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明白,真心对待每一位老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才有了今天老人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的待遇。尽管如此,可依然有好多人无法享受居家养老的服务,但她依旧尽自己所能,坚持无偿服务,因为她深知这些人的不容易。
为了圆87岁特困老人杨立新爷爷的全家福梦,她和朋友们经常来到杨爷爷家里,给杨爷爷洗衣服、床单,老人穿上新衣,吃着她们现场包的饺子,有儿子媳妇孙子女儿女婿陪着,是杨爷爷最幸福最开心的事。
在“六一”儿童节给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残疾孩子们送儿童玩具、陪他们做游戏,给孩子们过了一个特别又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祝福折翼的小天使们永远开心、快乐。
在2020年疫情时期,她为贫困、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理发、打扫卫生,家里家外消毒,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正确戴口罩的方法,并送去牛奶、方便面、点心、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充分发挥了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志愿者奉献精神。
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然而很多不为人知,多年来她却从不间断,从无怨言。虽然每天都尽心尽力,但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2017年5月,在她的倡导下,成立了民勤县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先后有80多位爱心人士加入了她们的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有企业家、农民、护士、大学生、上班族,有残疾人士、家庭主妇、打工者等。这五年多来,他们的慰问活动走遍了民勤县16个乡镇,慰问孤寡老人300余人,近100名留守儿童接受了民勤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捐赠,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留守、困难孩子飞得更高、更远,让那些孤寡、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同时,她也真心的感谢所有志愿者的爱心付出与支持,并诚邀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加入到他们志愿服务队中。做慈善是一种需要长期投入不思回报的漫漫历程,绝不能因为一时心血来潮而一曝十寒,要有恒久坚持的耐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信念。每次慰问活动,拉赞助,联系场地,碰了无数次钉子,几十天的奔波累的不想说话,她也曾想放弃,可看到活动现场一个个开心的笑脸,就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坚持将公益事业做下去,传递爱心,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她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用爱心温暖他们,用他们的快乐和笑容来回报自己。
在每一个漂亮的花瓣背后,是无数的耕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真实含义,在看似简单的生活中,却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如果说她为大家树立了关爱弱势群体的榜样,那么她更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个人和社会团体来支持“爱老助残”工作,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