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家庭  
把家安在黄沙窝 守住绿色生命线
来源: 武威日报      日期: 2023-05-10      作者: 包雨纯       点击数:

决不能让沙漠掩埋掉家园!这是王银吉一家人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王银吉一家人坚守沙漠22年,义务防沙治沙,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王银吉一家生活的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多年前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沙漠不断向村庄逼近。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眼看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被沙漠侵扰,王银吉急在心头。1999年春节刚过不久,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和父亲王天昌拉着压沙用的麦草和玉米秆,在村庄北面沙漠腹地的庙儿墩驻扎下来,开启了一场与黄沙的拉锯战

在茫茫沙漠中植树不是一件容易事,前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填平了,有时一场大风就吹走了苦干几个月的成果。最初的两年时间里,树倒了再栽,苗枯了再补,不知反复了多少回,父子俩终于摸索出一套压沙植树的好办法——秋天先压沙,用麦草和玉米秸秆在沙漠上压出一米见方的草方格;春天再植树,在草方格里面栽植梭梭、花棒等沙生苗木。

沙漠最缺的就是水,而植树最需要的也恰恰是水。没有水源,王银吉一家人便买了两峰专门用以驮水的大骆驼。到了春秋植树季节,父子俩植树,王银吉的妻子和母亲就往返在3公里的小路上,每天运水4次,每趟200斤。父子俩跪在树坑边用勺子给树浇水,一滴都舍不得浪费。

为了提高治沙效率,王银吉索性带着全家人一起搬进了沙漠,在低矮简陋的地窝子里一住就是8年。由于常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铺,父亲王天昌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青光眼。每当谈及父亲,王银吉总说:在治沙的艰难岁月里,我父亲吃的苦最多,受的煎熬也最多!

2005年春天,正是植树的关键季节,王银吉的小儿子出现腿脚不稳的症状,但全家人正忙着栽树,没在意。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罹患脑干胶质瘤,已到晚期,最终,年仅14岁的小儿子错过了有效治疗时间,不幸离世。王银吉告诉记者:至今我还记得,儿子小时候跟着爷爷,拿着树苗,在沙窝里跑来跑去的样子。他从小就很懂事,帮着我们干活。弥留之际,他还对我说,爸爸,你一定要把我埋在沙窝里,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理好。’”

这件事,成了王银吉一家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同时也化作了他们压沙造林的无穷精神动力。

22年,王银吉一家不分春夏秋冬,甘受风吹沙打,硬是在风沙口上织出了一道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

22年,看着昔日的风沙肆虐之地变成如今林草丰茂的绿地,王银吉欣慰地说:如今,生态环境一天天变好,风沙小了,时不时还有野生动物出没,我觉得我们一家人吃的苦,值了!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