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天祝县西大滩镇“幸福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如同一股暖流,浸润着每一位老人的心田。这个集养老、医疗、文化、餐饮于一体的家园,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

深秋的西大滩镇有了几丝凉意,艳丽的波斯菊正灼灼地开着。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幸福家园”开始忙碌。“爱心理发师”王师傅麻利地铺展开洁白的围裙,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一把梳子,在他手中灵活舞动。“理个发,精神多了!”刚理完发的赵天龙老人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项看似简单的服务,却让“幸福家园”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长寿食堂”里飘出阵阵香气,这里不仅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更成了邻里交流的温馨港湾。食堂采取“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运营模式,确保老人们既能吃上可口饭菜,又不会增加经济负担。中秋节前夕,镇上特意准备了手工月饼,老人们一边品尝月饼,一边唠着家常,其乐融融。
临近“双节”,镇卫生院的医生在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血压控制得不错,药要按时吃。”医生细心叮嘱着每一位前来咨询的老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定期随访的制度,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西大滩镇依托端午、农民丰收节、中秋、春节等节日,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和老人们一起做趣味游戏、绣荷包、品尝月饼、贴春联、剪窗花,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传承。同时,对特殊困难群体,与中心卫生院、商铺、餐厅、理发店签订服务协议,制作爱心互助服务卡,提供打电话预约服务,免费提供上门送医送药、理发、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健康监测等志愿服务,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
西大滩镇“幸福家园”的文明实践,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彰显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居民之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互助”的模式,让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